俄烏戰爭至今已經八個多月,戰事仍然持續。雪上加霜的是,前不久俄羅斯的北溪管道還被炸了,導致歐洲各國天然氣短缺,能源價格飆升。凜冬將至,今年的歐洲有點冷。
不過你曾否想過,對污水處理行業來說,俄烏戰爭可能是一個能源轉型的機遇?
在“碳達峰”、“碳中和”的浪潮下,“能源轉型”已經成為當下的一個熱詞,前幾天剛舉辦的G20峰會、進博會都以能源低碳轉型及環保技術為核心議題。
那么對于污水處理廠來說,如何進行能源轉型呢?
北溪天然氣管道被炸之后,面對長期依賴國外天然氣的局面,瑞士國內對于能源轉型的研究變得更加火熱。
瑞士有家污水廠進行了一個電轉氣的工業案例試點,將多余的電能轉化為可長期儲存的氫或甲烷等化學能源。比較特別的是,這個項目的原料來自附近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和污水處理廠。
它的原理大致可分為兩步:
首先,垃圾發電廠的可再生電能將水電解成氧氣和氫氣;其次,把產生的氫氣和污水廠已有的污泥厭氧消化器產生的氣體,送入厭氧反應器中。
后者的產甲烷菌將混合氣體中的二氧化碳和氫氣進一步轉化為甲烷。甲烷經過提純后(過濾掉氨、硫、重金屬、余氫和臭味),并入當地天然氣管網。
據介紹,這個項目的電解裝機容量為2.5MW,每小時可以生產450Nm3的氫氣;每年可以生產約18GWh的甲烷,相當于2000戶家庭一年5000噸CO2的排放量。
不過由于現在瑞士太陽能發電的剩余量還不多,所以還不是電轉氣技術大展身手的時候,但從更長遠來說,從2035年開始,如果瑞士大規模發展光伏發電,電轉氣的潛力是巨大的。
這個技術把排放的二氧化碳轉換成甲烷,不僅實現了能源轉型,還可以降低碳排放。污水廠還是最合適的選址之一,因為很多污水廠都有厭氧消化器。
除了垃圾發電廠,通過污水處理廠實現“電轉氣”的電力還能從何而來?
“2060碳中和目標”、污水廠“高耗能、電耗費大、運行費用高”等一系列因素,讓低碳、環保、節能的“光伏+污水處理”運營模式頓時火了起來。
隨著光伏發電成本持續降低,加之污水處理廠空間龐大的天然優勢,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處理單元,如初沉池、曝氣池、二沉池擁有較大的表面空間,廠區內的綠化地帶和辦公建筑屋頂也能安裝光伏電池組件,具備在污水處理廠實施光伏發電系統的基本硬件條件。
白天光伏發電,污水用電,即發即用,避開用電高峰,晚上低谷電價,可大幅節約成本。
不過,需要錯峰供電的光伏發電和需要遠距離行駛的電動車一樣,有一個共同的需求:儲能。且現在還不能解決儲能問題,那不就浪費了那些沒有用掉的電了嘛,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。
有了可能會被浪費的電、有了厭氧反應器、可以電解的回用水,接下來的電轉氣步驟水友們應該很清楚了。
除了能轉化為甲烷,生成的氧氣還可以用來純氧曝氣,提高了曝氣效率,降低了風機能耗,一舉多得。
由于能源生產和利用占到了全世界近80%的二氧化碳排放,能源轉型被視為實現“碳中和”的最重要支柱。其根本目標是降低碳排放量,最終實現凈零排放。
污水廠作為能耗大戶,自然也要面臨能源轉型,通過節能降耗、污泥厭氧消化、太陽能等方式很大程度上能減少碳排放量。但是,由于我國污水存在有機質含量低的特點,要通過這些常規手段實現碳中和目標差距較大。
因此,除了在常規“降碳”技術上下功夫,還應在管理層面,從整個污水處理領域的整體規劃、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布局,以及碳匯政策等多方面著手,來選擇適合我國國情的污水處理廠碳中和的路徑。
聲明:本網所有內容,凡注明“來源:水世界—中國城鎮水網”或“水世界微信”的文字、圖片等,版權均屬本網所有,其他媒體、網站等如需轉載、轉貼,請注明來源為“水世界”。凡注明"來源:XXX"的內容,為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對不遵守本聲明或其他違法、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,本網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(中國水協)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指定網站 國際水協會中國委員會工作網站
全國中長期科技發展十六項專項之一、中國十六大中長期重點專項 - 中國水體污染防治重大專項發布網站
技術支持:沃德高科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3-2011 版權所有 京ICP備12048982號-4
通信地址:北京市三里河路9號城科會辦公樓201(100835) Email:water@chinacitywater.org Fax:010-88585380 Tel:010-88585381版權所有: 水世界-中國城鎮水網